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 661.868.274 锑化铟单晶位错蚀坑的 :621.193.4 GB11297.6-89 腐蚀显示及测量方法 Standard method for showing and measuring dislocation etch pits in Indium Antimonide single crystal 本方法采用硝酸-氢氟酸腐蚀剂腐蚀,适用于锑化铟原始晶片(111)铟面α位错的显示和测定。测量 面偏离(111)面应不大于3°。 1原理 在晶体中,由于缺陷处的势能较高,在缺陷处的腐蚀速率较大,在适当的腐蚀剂中,当缺陷处的腐蚀 速率远高于完整晶面的蚀速率时,在缺陷处就会形成位错蚀坑和其他斑痕,在金相显微镜下可以观测 多种缺陷。 通常用位错密度来量度晶体中位错的多少。它可定义为单位体积内位错线的总长度,大致等于在单 位表面积内露头的位错数,所用单位符号为cm-²。采用硝酸-氢氟酸腐蚀剂腐蚀,位错线在(111)铟面的 露头处形成乳头状的腐蚀坑,如果观测面积为A(cm),腐蚀坑数为n,则位错密度Np(cm-2)为: Np= n/A 2测量仪器和试剂 2.1金相显微镜。 2.2氢氟酸:分析纯,浓度40%。 2.3硝酸:分析纯,浓度65%~68%。 2.4去离子水。 3测量步骤 3.1样品制备 3.1.1按(111)钢面切好样品,清洗去油,用粒度不大于20μm的金相砂纸或粒度不大于10μm的金刚 砂研磨,去除切割机械损伤。经清洗后,样品表面不应有肉眼可见的划痕。 3.1.2配制腐蚀剂,其配比为HF:HNO:=1:1(体积比)。 3.1.3将样品用腐蚀剂腐蚀510s,腐蚀时间的长短根据腐蚀剂的温度而定。腐蚀后用去离子水清 洗,用滤纸吸干水分。 3.2位错的观测 3.2.1首先用肉眼观察样品上是否有宏观缺陷以及位错蚀坑的分布情况。 3.2.2在金相显微镜下,对位错密度进行观测。视场面积可根据位错蚀坑密度大小进行选择: N<2×10°cm²²,视场面积选2mm²左右。 N=2×102~1×103cm-²,视场面积选1mm²左右。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1988-10-09批准 1990-01-01实施 GB11297.6-89 N>1×10*cm-²,视场面积选0.5mm左右。 3.2.3测量点取法 在N<2×10²cm-2时,视场在整个样品(除距边缘2mm以外)上扫描,数出所有视场面内的蚀坑 总数,再测出样品被测的总面积,计算出位错密度。 在N=2×102~1×10cm²2时,在距边缘2mm的圆周上找一位错密度最大点,在通过此点的直径 上,平均取五个点,再在垂直此直径的另外一条直径上,平均取五个点,中心点只计入一次数值,用此九 点的平均值计算出位错密度,如下图所示。 在N,>1×10°cm-2时,取两点即中心点和距边缘2mm的周界内位错密度最大点。 图1九点取法示意图

.pdf文档 GB-T 11297.6-1989 锑化铟单晶位错蚀坑的腐蚀显示及测量方法

文档预览
中文文档 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.0分
温馨提示:本文档共3页,可预览 3 页,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,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
GB-T 11297.6-1989 锑化铟单晶位错蚀坑的腐蚀显示及测量方法 第 1 页 GB-T 11297.6-1989 锑化铟单晶位错蚀坑的腐蚀显示及测量方法 第 2 页 GB-T 11297.6-1989 锑化铟单晶位错蚀坑的腐蚀显示及测量方法 第 3 页
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-06-20 14:14:21上传分享
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,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,敬请联系我们微信(点击查看客服),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。